计算机的发展通常按照其使用的电子元件来划分,以下是计算机的主要几代:
第1代:电子管数字机 (1946—1958年)使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元件
程序设计使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
主要用于科学和工程计算
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
第2代:晶体管数字机
(1958—1964年)
使用晶体管替代电子管
体积缩小,能耗降低,可靠性提高
运算速度提升至每秒数10万次至300万次
应用领域扩展至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
第3代:集成电路数字机(1964—1970年)
使用中、小规模集成电路(MSI、SSI)
运算速度进一步提升至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
产品走向通用化、系列化和标准化
应用领域包括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
第4代:大规模集成电路机(1970年至今)
使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
计算能力大幅增强,能够处理大型数据
出现了个人计算机(PC)等多样化应用
当前计算机技术仍主要基于这一代的基础
此外,按照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代数划分,目前最新的处理器已经发展至第10代。
建议
在选择电脑时,了解处理器代数有助于判断其性能和能效。
虽然计算机硬件按代数划分,但实际使用中,不同代际的硬件往往可以兼容,只需确保主板等配套设备支持即可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