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件逻辑结构通常可以划分为四个基本层次,从下往上依次是:
基础设施层
这是纯技术层次,主要解决系统的物理问题,例如数据库网关、网络通信、对象容器等。
与业务需求关系不大,更多关注系统的物理实现条件。
业务对象层
在这一层次上,业务要素开始显现,业务领域中的概念得以实现。
例如,在一个航运公司的系统中,会有航线、航班、座位、乘客、登机牌等对象,这些对象具有与实际业务领域相符的属性和方法。
业务流程层
这个层次关注的是用户的商业活动流程,体现的是端到端的业务流程。
业务流程的输入参数是业务对象,输出参数也是业务对象,产生的异常同样是业务对象。
业务对象在这里组合和串接,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,直接满足用户需求。
UI和接口层
这个层面负责调用业务流程,并将执行结果交给软件的用户或其他系统。
通过UI和接口,用户可以交互并获取软件的功能输出。
这种逻辑层次的划分是一种基本的情况,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扩展和调整。例如,有些系统可能会增加数据访问层、应用逻辑层等,以进一步细化功能和组织结构。
建议在实际项目中,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项目规模,灵活调整这些层次,确保软件逻辑结构的清晰和高效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